这些年,形成一个习惯,不管出差,还是调研,都习惯“带一本书”。既然是“有意为之”,那带什么书就成了一个问题——至少与目的地得有些关联。比如,去云南弥勒,我带了朋友杨潇写的《重走:在公路、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》,或浓或淡的历史烟云扑面而来;去南京,我带的是程章灿老师的《潮打石城》,一座自认为的熟悉城市,却带来不少陌生感;去贵州,我带的是日本学者鸟居龙藏的《西南中国行纪》,一位“山河故人”的形象跃然纸上;回故乡,我带的是曹锦清先生的《黄河边的中国:一位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》,和梁鸿老师的《中国在梁庄》。再如,去日本,我会带一本《地理与世界霸权》;去荷兰,会带一本《郁金香热》。总之,会在“刻意”与“不经意”之间,找到和一本书的缘分。到淄博调研,我随身行李带了两本书,一本是以赛亚·伯林的《现实感:观念及其历史研究》,一本是张维迎老师的《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》。
《现实感:观念及其历史研究》,以赛亚·伯林著,译林出版社,2022年2月
首先要说,这次确实是“不经意”带的书,因为都是最新出版的,刚拿到手,即便《现实感:观念及其历史研究》十几年前出版过,这次算是修订再版,正好与手头的有些写作内容相关,即便出差,阅读思考也没有中断。如果真要说“刻意”的话,也并非没有原因,众所周知,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,齐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“务实性”,带这些书也是与“务实”密切相关,可以说齐文化是“现实感”十足的文化。“重商”,是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传统文化中的“重商”,现实意义何在?与我们今天“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”之间,有着什么样的关联?
《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》,张维迎著,海南出版社,2022年6月
在去淄博的高铁上,我和同行的李少义老师(联合国环境署国际资源专家委员会秘书处前主任)、刘英老师(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务委员兼合作研究部主任)一起,讨论着对淄博的印象,对淄博之行的期待,他们都是政邦智库研究员,我们会共同完成此次调研。巧合的是,李少义老师也“带一本书去淄博调研”,他带的是《犹太人与现代资本主义》,包括犹太人对现代经济生活的贡献,犹太人的现代资本主义才能,犹太特性的起源等。李老师在联合国工作了近三十年,视野开阔,见识不凡,这本书的选题和研究方法,都是我的“菜”,回京之后会找来读一读。
《犹太人与现代资本主义》,桑巴特著,商务印书馆,2022年6月
还在高铁上,一位老友微信联系我,捎带闲聊了几句,听我说在看《现实感》,问我有何收获?三言两语,无法说清,就顺手抄了几句正好看到也正好有共鸣的话发给他:“活着就要有所作为。有所作为就要去追求某些目标,就要去选择、接受、拒绝、追寻、抵制、逃避,就要去赞成或反对某种生活方式或其中的某些因素。有自觉意识的人知道这些,没有的仅仅是去做而己。因此价值就是包括思考、感觉和意志的生活的机理的一部分,我们不需要在世界之外找一个阿基米德点,以便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这个或那个观点,就像选择商店里的货物。”
— THE END —